联系我们
微信
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发表时间:2024-09-30
民国十七年(1928年)起,香港永发印务公司大量印制含有山水等国画图案的侨批封。此类也属于各侨批信局通用封。目前发现的有40种以上。这些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国画图案以描绘历史典故为主,也不乏古画、名画,琳琅满目,象征着平安吉祥,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。潜移默化中,中华传统书信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中得以薪火相传。华侨对此类图案的钟爱,也正是其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与热爱的写照。
“秋山行旅”批封
《秋山行旅》是明末清初张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:“林枫赤染万山秋,曲涧潆洄石气浮。旅酒强浇尘鞅苦,名心每听梵钟收。身临绝壁频相儆,目断孤烟远未休。东去日边云咫尺,马头霜月背汀洲。”《秋山行旅》属于有故事有情节的作品画,批封以此主题作画构图简约明了,以少写少,用孤衬孤,仅借一人、一驴、一道配以山水孤树便勾勒出天地间的荒凉冷寂之境。秋山行旅图是一直被古代画家所青睐的山水绘画题材,借以抒发自己的内在情志。侨批批封常选用此主题,除了以此表达亲人间的离愁别绪外,还在于它一直是受众人喜爱,富有中华文化内涵的经典题材。
“陶怡松菊”批封
“陶怡松菊,田乐烟霞”这句词出自明代《龙文鞭影》(原名《蒙养故事》)一书。是古代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,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,《龙文鞭影》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。它问世后,影响极大,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。批封的背景描绘的是陶渊明悠闲地坐在松树下歇息,小童帮他拿着拐杖伺立一旁,松下的篱笆墙内开满了菊花,枝枝蔓蔓伸展开来,不远处几棵松树郁郁葱葱,相映成趣。整个画面表达出退隐山林,享受田园生活,怡然自得的轻松生活态度。以“松”和“菊”来衬托,也很好地表现出陶渊明等古代士人所崇尚的仙风道韵,卓然高格的情志。批封以“陶怡松菊”这四个字来描绘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历史人物故事,其实还有更深一层含义,身处海外的华侨,虽然历尽艰辛,条件艰苦,但仍忘不了以各种方式来传承中华文化,对子女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,批封便是一种简约有效的教育方式。
“元章拜石”批封
中国历代以来很多文人雅士、士大夫心中都有对石文化挥之不去的敬仰和崇拜。宋代大书画家米芾(字“元章”),玩石如醉如痴,最有名的就是“元章拜石”的故事。宋人叶梦得的《石林燕语》记载:米芾初入川廨,见奇石便“呼为兄弟”,见之三拜九叩,“元章拜石”一直传为美谈。他曾在涟水为官,因当时毗邻美石产地–灵璧县,因而米芾藏石很多,上佳石子,他一一品题其名,藏于雅斋,“入玩则终日不出”。在批封的这幅作品中,画家将米芾安排在画的中央,身着红色朝服,头戴乌纱,足朝鞋,躬身向奇石祭拜,神情十分虔诚,恰到好处地刻画了米芾“此石当吾拜”的神态,一个侍从手执扇脸向画外,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,甚至不屑的神情,主仆两人神态各异,相互衬托,将元章拜石的典故演绎得惟妙惟肖,十分诙谐有趣。米芾因酷爱异石,向怪石下拜,被认为有失官体,被人弹劾而罢了官,但他一向不看重官阶,也绝无悔意。由此,也可以看出米芾傲岸不屈的刚直个性,大有李白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的情怀。
(参考文献:1.《侨批批封中体现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》2.黄清海:《侨批封美术欣赏》,《福建金融》2014年第9期。)